中工娛樂

中工網(wǎng)評丨言論被偽造、身份被假冒,“羅翔”們的困擾應有解

來源:中工網(wǎng)
2024-05-20 09:31

中工網(wǎng)評

中工網(wǎng)評論員 張雪

教人育兒、養(yǎng)狗、炒股、做女人,這些“離了大譜”的“羅翔”不是真的!近日,知名法學教授羅翔公開辟謠,表示他一直使用并更新的社交媒體只有“羅翔說刑法”B站號、公眾號和喜馬拉雅,其他社交媒體早已停更多年。之所以特別澄清,是因為羅翔發(fā)現(xiàn)其他社交平臺有不少賬號打著他的旗號招搖撞騙:冒充他的助理收費咨詢;借用他的名義大談人生哲學甚至談戀愛;將他的言論移花接木、惡意炒作……給他和相關人士造成了困擾,有苦說不出。

言論被偽造、身份被假冒,羅翔這份苦惱并不是個例。2021年,知名主持人白巖松就曾在節(jié)目中公開打假:“網(wǎng)上同名號沒一個是我?!敝Z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曾公開發(fā)聲,稱自己對B站賬號“莫言作家”毫不知情,也不知道是誰開的。一些過世的名人也未能“幸免”,魯迅、楊絳、張愛玲等的所謂“金句”在網(wǎng)絡上層出不窮,不僅誤導了公眾的認知,也混淆了視聽,還可能損害名人的聲譽。

從社交平臺的傳播情況看,類似的仿冒行為大致有兩種情況:一是仿冒名人的言論——一張名人照片或采訪畫面,配上幾句“雞湯”文案,看起來就像名人真的說了這些話;二是仿冒名人的賬號——在社交平臺上使用名人的頭像和簡介信息,假裝是名人本人,以吸引網(wǎng)友關注。這些行為若說是無意之舉、是出于對名人的敬仰而為之,多半是不會有人相信的。有媒體報道顯示,近年來,仿冒名人賬號及其言論,已經(jīng)在一些社交平臺做成了“生意”,消費名人效應屢見不鮮。

除了羅翔遇到的有人假冒其助理收取高額咨詢費外,還有人借名人的名號直播變現(xiàn)、售賣圖書、搞心理咨詢。就算只是一個簡單的“名人名言”的帖子,也可能夾帶著商品購買鏈接。這類行為不僅侵害了名人的權(quán)益,而且涉嫌誹謗欺詐,觸及了法律紅線。

羅翔說自己“有苦說不出”,因為仿冒的賬號和言論不僅數(shù)量多、傳播廣,而且往往會“打擦邊球”,取證困難。作為法學專家的羅翔尚且如此,其他名人更是可想而知。根治這一疴疾,僅靠名人自己出面“澄清”“打假”,遠遠不夠,一方面,相關社交平臺要擔起責任、主動“亮劍”,升級技術(shù)識別手段,加大人工審核力度,從源頭上消除仿冒名人的亂象,端正平臺流量導向;另一方面,對于其中情節(jié)嚴重甚至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,有關部門有必要及時曝光、嚴肅查處,形成震懾效應,讓不法分子不敢輕舉妄動。

網(wǎng)絡空間是諸多人生活、工作離不開的空間,其中的信息真真假假,不可盡信。保持理性、保持思考,不輕信、不盲從,是人們參與網(wǎng)絡生活需要具備的重要素養(yǎng)。哪些是真正的科學指引、知識普及、人生哲學,哪些是以假亂真、利益至上、另有圖謀,人們應該辨別清楚。

責任編輯:王后

媒體矩陣


  • 工人日報客戶端

  • 中工網(wǎng)微信號
    ? ? ? ?

  • 中工網(wǎng)微博號
    ? ? ? ?

  • 中工網(wǎng)抖音號

關于我們 |版權(quán)聲明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(wǎng)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5 by www.agustinmoreno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掃碼關注

全國總工會
微信


中工網(wǎng)微信


中工網(wǎng)微博


中工網(wǎng)抖音


工人日報
客戶端
×